河南省三门峡市郭锻婷:巧手雕刻福寿禄 色彩绘出吉祥图
彤盟汇据新华法律援助网河南三门峡讯(杨斌 张肖军 文/图)“葫芦虽小藏天地,伴我云云万里身。收起鬼神窥不见,用时能与物为春。”这是宋代诗人陆游对葫芦表达之情。
葫芦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吉祥物之一,其谐音“护禄”“福禄”,自带吉祥的寓意,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。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阳店镇东水头村,就有一位专注葫芦雕刻艺人——郭锻婷 ,其制作方法采用民间手工镂空传统工艺,借葫芦之型,福禄之灵气,用刻、钻、挖、凿、画、贴、镂、描、等手法和二十多道手法完成。
构思巧妙,做工传神,工艺复杂,巧夺天工。表现题材多为中国吉祥图案、历史典故集书法、绘画、篆刻为一体,以中国传统线描镂空技艺为基础,糅合了多种绘画手法,融艺术性与观赏性、实用性为一体的艺术臻品。
自2005年至今就与葫芦结下了不解之缘,为了能够更好地把这门手艺做好,后来在山东蓬莱学习了3年,又在河阳市培训了好几年,至今已与葫芦结下18年的情缘,一个普普通通的葫芦在郭锻婷手里雕刻出栩栩如生的画面,变成一个有一个惊艳的艺术作品。并受邀到当地残联及职专为残疾学员进行工艺葫芦培训,并招收残疾学员入厂就业,为社会公益事业做贡献,在当地赢得一致好评。
走进郭锻婷的葫芦工作室,就是一间普普通通的民房,当走进的那一刻,可谓是葫芦世界,桌上放满了未经过加工的葫芦,架子上摆满了各种造型的葫芦雕刻品,既有细腻婉约之美,更有豪迈粗犷之风,葫芦上的图案活灵活现、惟妙惟肖。
兴趣是最好的老师,这句话在郭锻婷身上再合适不过了。“要想有好的作品,就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”。成功来源于对传统技艺的坚守,而坚守则要稳得住性子、耐得住寂寞。葫芦好看而难雕,雕刻葫芦除了手上功夫要精湛,有一定的绘画、书法技巧外,就连葫芦的选择也是一门学问,挑选的葫芦要十分成熟,保证葫芦壳的硬度,挑选完成后,还要经过浸泡、剥皮等步骤,在完成准备工序后,才算有了一方能够动手创作,驰骋想象的艺术空间。
宣传/维权/援助/公益……等稿件首发/转载:
首发需要核实/转载需有来源……
新华法律援助网稿件内容上传/纠错电话:18618389212(杨).
办公邮箱:xhflyzw@126.com。

免责声明:彤盟汇(www.tmhhtx.com)发布信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丰富网络文化,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彤盟汇平台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中文陈述文字和文字内容未经彤盟汇平台核实,对文稿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彤盟汇平台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,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,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,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合作洽谈,活动举办,稿件发布.您若对该稿件有任何怀疑或质疑,请立即与彤盟汇:www.tmhhtx.com,15637082188(同微信)联系。彤盟汇(www.tmhhtx.com)平台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。
- 河南嵩县:聘请许昌烟草研究院马浩波教授为种植户技术培训2018-09-02
- 河南民权:集中整治呵护商丘“大水缸”2018-08-17
- 【乡村振兴在行动】河南民权:文明新风美了孙坡楼2018-08-13
